首页动态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孙长智       责编:孙新华       审核:宋青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02-20 08:25:4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检验标准,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努力建设学科布局合理、学术根基坚实、人才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有效、国际影响广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思想和智力支持。

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去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高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方向、紧扣时代主题、顺应实践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担当、有所作为。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部署要求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是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从历史维度看,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思想力创造力的重要体现,推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从现实维度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主动面向实践、深入参与实践、学理化总结实践,深度融入国家战略、面向社会需求、破解发展难题、回应人民关切,是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必然选择。从世界维度看,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声音还不够大,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中国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立场、贡献中国智慧、传播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从以上三个维度看,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重要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迅速投身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用中国理论解答中国问题,发挥战略研究、咨政建言、服务社会和舆论引导功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升中国话语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要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高校党委要强化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结合起来,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结合起来,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党委书记和校长要落实好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的责任。党委宣传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制定常态化贯彻落实方案,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宣讲、学习培训。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优良学风,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体思路,充分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推动新发展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使高校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高地,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全领域和发展全过程。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作出学理阐释和学术建构,努力推出有思想厚度、有学理深度的研究成果。要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要贯彻好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在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打造中国学说、提升学术品质上下工夫,深入研究回答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要建好建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成绩突出但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成果丰硕但质量还有待提高,底蕴厚重但活力还要增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建优建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要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系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强基础学科,强化优势特色学科,支持和布局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学术体系建设方面,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推进理论创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打造中国学说、提升学术品质。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有组织科研,多学科交叉解决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要打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努力构建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方面,要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行动,增强中国学术话语的时代性、鲜活性,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接地气、参与实践,推进研究成果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达,高质量实施普及读物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要。要强化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

要着力打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依托高端专业智库、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过硬政治素质、强烈家国情怀、厚重学术底蕴、宽广国际视野的名师大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要加大自身人才的培育力度,整合相关学术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资源条件。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在教师业务培训、能力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使更多的教师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2月2日第03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2/02/content_619640.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米兰网页版,乐动(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