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传承百年历史,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钟秉林       责编:孙新华       审核: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12-10 08:17:19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指明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方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议》总结了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成就,为第二个百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百年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是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党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军事和革命斗争的方式争取无产阶级的受教育权利,探索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百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明确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统一的教育管理制度,满足了工业化建设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创办新型大学、倾斜招生政策等方式保障工农阶层入学机会,初步实现了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思想指引下,党领导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依法治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初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将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建设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全面普及,教育发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行列。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坚持独立自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平等合作的教育国际化战略,坚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基本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将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明晰新百年历史使命与战略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要服务于国家战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必须立足于夯实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要顺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20年攀升到54.4%十四五末将实现毛入学率达到60%的目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足新百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3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和引擎;在中观层面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在微观层面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学习者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幸福安康的社会发展理想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探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治理体系以及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等。

第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其一,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发挥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和引领辐射作用,扎实推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其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鼓励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其三,优化层次类型结构。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各安其位,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重视本科教育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调整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

第二,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实现高校分类发展和政府分类指导,满足普及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其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面向社会需求,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就业面向等,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改革育人方式,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探索选拔与培养相结合、科教融合和产学融合育人。其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视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综合素质评价,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其一,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大学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内外部关系协调畅顺的现代大学制度。其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改善政府宏观管理;完善大学领导体制,优化大学组织结构;保障大学民主管理,探索多元参与下的协同治理;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大学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其三,回归大学组织特性和本质属性,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关注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要探索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拓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合作共赢新局面。要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拓展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发展空间,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和中外人文交流。

 

文章来源:江苏高等教育网2021128日,详情请点击http://www.jsgjxh.cn/newsview/27500

 
来源:江苏高等教育网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米兰网页版,乐动(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