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对接产业链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讯员:朱光俊 尹建国       责编:孙新华       审核: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6-07 18:06:29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有着鲜明的行业背景,在服务国家冶金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冶金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依托重庆“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建设,学院积极探索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

面向新工科

优化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结合新工科建设项目,对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开发的新要求,紧扣金属材料产业链和新材料产业链的新需求,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坚持以大冶金、全流程、功能化、智能化建设理念,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横向拓展设置新专业,纵向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冶金材料行业、重庆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学科专业群中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例,目前设置有选矿和烧结球团两个传统方向,从对接金属材料产业链考虑,可增设资源循环与利用方向;从对接新材料产业链考虑,可增设提取冶金方向。类似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目前已在学科专业群中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等8个专业中谋划实施。

突出应用型

创新适应产业链的培养模式

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秉持依托行业、突出应用、注重实践、开放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主动创新适应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专业教育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力度,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充分应用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自动化三个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和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的经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与此同时,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从“单主体”向“双主体”转变的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和“互利共赢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了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注重创新型

改革匹配产业链的课程体系

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坚持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制定了基于大冶金、全流程的冶金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同时,围绕不同专业,研析冶金材料产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倒推课程体系,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群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制定了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标准,完善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了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标准。此外,学科专业群还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冶金材料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改革创新匹配产业链的课程体系。

打造双师型

提升服务产业链的教师能力

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坚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服务产业链为导向的教师队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信息技术应用、思政育人等五大能力培养培训体系。制定实施了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三定制度、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三进制度和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三经历制度。此外,学科专业群还实施双职双挂制度,引导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并依托在企业建立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卓越计划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卓越计划专家教授工作站,引导教师熟悉和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分析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从而提升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6年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重庆科技学院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坚持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不断打造冶金材料应用型本科品牌,结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丰硕果实。学院先后建成两个国家实践教学平台、完成3个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获批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专业、7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一套学科专业群建设标准,产出了国家一流课程、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重庆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一系列学科专业群教学资源,拥有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学生先后两次获得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冠军,并在国际焊接工程师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本科生毕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毕业生技能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64日第08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6/04/content_595617.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米兰网页版,乐动(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